园区概况

更多

一、基本情况介绍

名称: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

地理位置: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结点,地处重庆中部、三峡库区腹心,长、乌两江交汇处,距江北国际机场约80公里,距渝利铁路约9公里,距渝涪高速、南涪高速约7公里,紧邻涪陵港李渡作业区、龙头港物流园区、渝怀铁路货运站,西向可与中欧班列相连接,东向沿长江经济带顺江而下,南向可直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串联“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口岸和重要开放平台。

配套资源: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完善,已建成12公里的巡逻道、10.5公里的围网、2万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已完成主次卡口及智能监管信息化系统等,已完成外部联络道路、区域内路网、排水、排污、供水、电力、通信、天然气管道铺设,实现“七通一平”和wifi全覆盖。一期A区已建成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保税仓库和公共配套用房、以及4500平方米的查验仓库和管理用房,已完成1.64万平米冷链仓库主体建设;一期B区正在加快建设加贸科创产业园,总占地面积 149784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25.23万平方米,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厂房 11 栋,配套用房,车库及设备用房,污水处理站和室外道路景观工程;二期完成隔离围网、巡逻道、监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综上所述,涪陵综合保税区能为企业提供充分生产要素保障。

招商引资政策优势: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具有保税、免税、退税等基本税收优惠政策。包括:1.国外货物入区保税;2.基建物资及设备进口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3.境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出口退税;4.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5.区内货物进入境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报验状态征税(经批准或授权的除外);6.区内企业生产、加工并销往区外的保税货物,企业可以选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者按实际报验状态缴纳进口关税;7.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区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可以享受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8.区内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企业除外)从区外购进并用于生产耗用的水(包括蒸汽)、电力、燃气视同出口货物实行退税。

规划面积:按照国务院批复,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82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0.88平方公里。规划配套拓展区26.7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内包括: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产业。

发展概况:目前,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已形成食品粮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现有落地运行项目44个,注册市场主体120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商贸企业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成功创建市级特色产业基地-重庆市半导体产业园、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市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

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23年,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9.4亿元,居全国159个有统计的综保区第92位,居中西部地区66个有统计的综保区第35位。2023年,新增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FDI417万美元,同比增长317%;规上工业产值27.6亿元,同比增长41.4%;营业收入139.2亿元,同比增长9.5%;全口径税收5亿元;签约引进项目10个,协议资金8.6亿元,协议进出口额14.8亿美元。在2022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居全国138个参评综保区第73位(同比提升2位),居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参评的58个综保区第21位,评估结果均为“B类”,为重庆4个参评综保区中唯一排名同比上升的综保区。(数据截至2024年8月)

未来,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将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战略指引,坚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集群发展”原则,围绕打造加工制造、设计研发、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五个中心目标,大力发展生命健康、装备制造、食品粮油、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提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功能,致力于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开放口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进出口加工基地、西部地区独具特色服务贸易示范基地。

重庆市涪陵综合保税区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重庆产业园区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